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病理类型,同样分化程度的病例,同样进行放化疗,治疗反应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说明仅仅依靠病理形态的诊断尚不能制订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也不能准确判断疗效和预后。
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赴日留学博士高献书,在导师、日本冈山大学平木祥夫教授指导下,对癌基因与放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将生长因子类、生长因子受体类、生长因子非受体类、核蛋白类、丝氨酸蛋白激酶类等各类癌基因中的代表性基因导入小鼠纤维母细胞,使其发生癌变,然后在细胞水平调查这些基因与钴—60、伽马射线和顺铂、阿霉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等抗癌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导入小鼠纤维母细胞的6大类癌基因的12种代表性基因中,K—ras、H—ras、v—src、v—abl4种基因对放化疗不敏感,v—sis、N—ras、C—myc3种基因对放化疗敏感,其余的与放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同时还发现,这些现象与临床上观察到的现象相吻合,如K—ras基因多在人类的胃肠道肿瘤和肺腺癌中出现,这些肿瘤对放射线和化疗药相对不敏感,而N—ras基因多在淋巴瘤中出现,淋巴瘤对放射线和化疗药就比较敏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癌基因对放化疗的敏感程度不同。这一研究成果为指导临床放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